尾矿干排技术是矿山行业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、降低环境污染的关键手段,但设备操作不当易引发泄漏、堵塞或能效低下等问题。本文从设备启动、运行监控、维护保养、安全防护四方面,制定尾矿干排设备标准化使用规范,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益与环保合规性。

一、设备启动前检查:杜绝“带病运行”
机械部件完整性
电气系统安全性
管路与阀门状态
二、运行过程监控:动态调整保效率
参数实时监测
浓缩机:控制底流浓度在45%-60%,耙架扭矩≤额定值80%,超限自动提耙并报警。
压滤机:进料压力≤1.6MPa,滤饼水分≤18%(根据矿种调整),单循环时间≤120分钟(含进料、压榨、卸饼)。
输送系统:皮带机速度≤2.5m/s,避免尾矿散落;螺旋输送机转速与给料量匹配,防止堵转。
异常情况处理
三、停机维护与保养:延长设备寿命
日常清洁
定期检修
每周:检查浓缩机中心筒、压滤机液压站油位,补充或更换液压油(N46抗磨液压油)。
每月:检测滤布透水性(透水率<5L/m²·s时更换),校准电子皮带秤精度(误差≤±0.5%)。
每年:对浓缩机传动轴、压滤机主梁进行探伤检测,更换腐蚀量>30%的部件。
四、安全防护与环保要求
人员安全规范
环保措施落实
应急预案
结语
尾矿干排设备的规范化使用是矿山绿色转型的基石。企业需建立“操作-维护-管理”三级责任体系,通过每日巡检、每周记录、月度分析,将设备故障率降低30%以上,同时实现尾矿综合利用率≥85%、废水回用率≥90%的环保目标。唯有将规范操作融入日常管理,才能让尾矿干排技术真正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“减负器”。